插入深度保持在恒溫槽工作區域,以減小外部環境對其測溫的影響。同時為減小恒溫槽溫度不均勻性引入的誤差,應盡可能保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插入深度與被測儀器插入深度相同,且標準鉑電阻溫度計與被測儀器感溫探頭盡量靠近。穩定后,每隔2min左右記錄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和被測儀器數據,共記錄3次。 相對濕度示值誤差校準 把被測儀器放入溫濕度檢定箱中,在20℃或25℃時,從低濕到高濕依次設定濕度校準點。當校準箱內的濕度達到設定值并穩定后記錄數據,先讀精密儀,后讀溫濕度變送器的輸出值,隔2min后再次記錄,共記錄3次。






1、長期以來傳統的溫濕度數據記錄方式通常采用的是人工記錄或普通記錄儀用墨水在記錄紙上繪制曲線,其體積龐大、精度低、墨水易堵塞、費時費力。后來出現的巡檢儀、無紙記錄儀也因體積大、成本高,需外接電源,而未能在農業科研中大量使用。
2、內置有智能芯片,具有A/D轉換、大屏幕LCD顯示、智能記錄、遠距離通訊功能,采用的傳感器、微處理器,可實時顯示并自動記錄采集到的溫濕度數據,將其保存在記錄儀內的非易失存儲器中。記錄容量達到1.6萬組以上,按每半小時記錄一次計算可記錄超過1年的溫濕度數據資料,這是傳統檢測儀表所不能做到的。

多通道溫濕度記錄儀是一種用于記錄多個環境參數的儀器,可以同時記錄溫度、濕度、光照等多個參數。以下是多通道溫濕度記錄儀的操作步驟:
首先,連接多通道溫濕度記錄儀的電源,打開電源開關。同時,連接記錄儀的傳感器,確保傳感器的正確連接。
在記錄儀的顯示屏上,選擇需要記錄的參數,例如溫度、濕度、光照等。并設置記錄儀的記錄間隔,例如每10秒記錄一次溫度。
開始記錄數據,記錄儀會自動記錄環境參數,并將數據保存在內存中。如果需要將數據導出到電腦或其他設備中,可以使用記錄儀自帶的導出功能。
在記錄過程中,可以隨時查看記錄儀的顯示屏,了解當前環境參數的情況。同時,可以通過記錄儀的報警功能,及時發現環境參數異常的情況。
當記錄儀的內存已滿時,可以通過記錄儀的清除功能,清除內存中的數據。同時,可以通過記錄儀的更新功能,更新記錄儀的軟件和硬件。
總之,多通道溫濕度記錄儀的操作非常簡單,只需要連接電源和傳感器,設置記錄參數和記錄間隔,即可開始記錄數據。同時,記錄儀還提供了報警和清除功能,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管理和分析記錄的數據。
